開門七件事 : 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
日常生活中,醬油對料理很重要,家家戶戶必備一瓶> <
因為醬油能夠襯托食物的美味,卻又不會搶走食物的風采,是非常稱職的綠葉^^
這次很開心地能夠有機會介紹兼具美味&健康 豆油伯缸底醬油
謝謝一直堅持並努力推廣台灣在地美味的 GozCafe 果子咖啡
▼ 先來介紹一下缸底醬油的靈魂人物-豆油伯吧^^
關於豆油伯
屏東竹田鄉,是南台灣南端的小客家庄,過去因為日照烈、水質佳,聚集數十家醬油工廠,如今卻剩下不到10 間,「原味醬園」是其中之一。
李安田(豆油伯)回憶起當年,家中兄弟裡最不會讀書的他,一從屏東農業學校食品科畢業,就到屏東醬油廠工作。
當時在醬油廠當業務的他,因為顧客常反映醬油太鹹,老一輩的釀造師卻認為醬油夠鹹夠香就好,理念不合之下索性自己出來釀醬油。為了學做醬油,努力取得釀造師執照。
一九七二年,李安田(豆油伯)就在家中成立醬園。現在長子李誠忠負責製作醬油。大姐李明芳LULU 負責前端行銷,將這份當年堅持的好味道繼續傳承下去
▼ 年輕的時候是帥氣,長大後則是可愛的豆油伯
(現在在產品上印個可愛LOGO好像是流行XD)
▼ 包裝走古早風 (這讓我想起之前寫的民雄金桔 金桔檸檬汁)
▼ 一個醬油的製作居然需要180天,真是太不可思議了
豆油伯採用傳統的「直火加熱」工法,和現在一般市面以「蒸汽煮法」的大量生產工廠相比,「直火加熱」所耗用的水量較少,可讓豆子受熱更均勻、保有更多自然精華、每一滴醬油更通透香醇。但是「直火加熱」工法,必須依賴多年經驗的老師父,在 40 度高溫的環境下,以純熟、特殊的手法不停攪拌兩個小時,才不會焦底。由於傳統工法實在太辛苦了,而今坊間這種醬油幾乎已不復見。豆油伯 40 多個年頭來的堅持,讓傳統的醬油工法與文化得以延續,也讓在地的我們,仍然能夠享受醬油的幸福。
▼ 透明資訊,原料、製造日期、有效日期、營養標示等通通有
( 不含防腐劑、色素、香料 & 投保產品責任險5000萬 ) 這兩句話最得我心了^^
不過有一點我很好奇,為什麼要用澳洲海鹽啊!? 為了解答疑惑,我去求助Google大神
原來澳洲海鹽比一般我們在吃的鹽還要健康,難怪豆油伯會採用了> O <
▼ 去官網還可以看到產品檢驗報告,檢測的項目有農藥殘留檢測、人工甘味劑等.....
我數了一下居然高達20種,通通合格,讓人吃了很安心> <
▼ 要打開的時候又發現一個豆油伯XD
原來豆油伯是在民國六十一年創立,這將近40年的做醬經驗,讓人感覺好放心
( p.s. 拉環設計很棒,一打就開,完全不費力 )
▼ 一倒出來,味道很香,顏色比一般的醬油淡
▼ 醬油當然是要拿來做菜用的,準備一會,上菜囉
和豆腐一起搭,整個超開胃的><我配飯總共吃了2碗
▼ 拿去淋在蛋上更是美味,原本覺得倒太多,有點擔心會太鹹,
但是完全不會,味道鹹度很剛好,而且完全不會死鹹
所以我不小心又多添了一碗飯,好好吃喔
▼ 這可不是只有我覺得好吃,美味是藏不住的,官網上有很多名廚推薦
▼ 但是美味的代價是昂貴的 >///< 一瓶500ml=280元
可是品質好,貴一點也是有道理的
▼ 官網上則特價266元,還有應用食譜可看,看到馬鈴薯煮碎肉,我口水流滿地> <
下次我也要用豆油伯來煮煮看
果子咖啡試吃團
噗浪:http://www.plurk.com/gozcafe
臉書 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gozcafefans?sk=wall